美國《晶片法案》是什麼?對台積電又有什麼樣的影響?

Raina.C
Nov 6, 2022

--

半導體產業可說是台灣股民最熟悉也最引以為傲的產業,畢竟撐起台灣半個經濟的台積電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,而半導體產業也是美國和中國的經濟角力賽中,一直被拿來火拼的重點產業。

就在今年的8月9日,美國總統拜登公開簽署了《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》,簡稱《晶片法案》,並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。

根據法案條例, 接受過聯邦政府資金支持的美國科技公司將被禁止在中國建設擁有「先進製程(7奈米以下的晶片)」的工廠,而且禁令有效期長達10年。

法令一通過之後,美國的半導體相關公司立即受到影響,NVIDIA和AMD,更在9月時被美國官員告知,要停止對中國出售人工智慧晶片。

但大家可能會好奇,美國為什麼沒事要設立晶片法案?晶片法案對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又會有哪些改變?

而被針對的中國又對這項法案有什麼反應?這篇就來簡單講解一下,晶片法案的成立原因以及在日後對產業鏈的影響。

1. 美國為何要設立《晶片法案》?

《晶片法案》最一開始是被涵蓋在2021年6月通過的《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》當中。

Via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產業資訊室

這項法案是由民主黨議員查克・舒默和共和黨議員陶德・楊一起提出,法案的核心宗旨在於提高美國的競爭力,而其中也包含半導體產業。

參議院和眾議院經過一年的討論後,將法案精簡為現在的版本, 並在2022年7月底順利通過兩個議院的表決。

《晶片法案》的重點在於提高美國本土半導體業者的競爭力,並期望能吸引更多國外的先進製程半導體廠,比如說台積電,到美國設廠或是投資。所以法案的推行原因主要有三個。

第一,重拾美國晶片在世界的主導地位。

美國半導體協會指出,1990年代,全球有高達37%的晶片是在美國本土生產,但到了今天卻只剩下12%。而亞洲的半導體製造廠,像是台灣的台積電、韓國的三星,尤其是台積電現在更是坐穩晶圓代工廠的龍頭地位。

根據研究調查機構TrendForce顯示,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2022年第一季度,市占率前三名的企業分別是:台積電53.6%、南韓三星16.3%、聯電6.9%。其中光是台灣的代工廠就有六成的市占率,如果再加上南韓、中國等各國的代工廠,市占率則會突破八成。

很明顯地從數據上可以看出,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。這也是為何美國需要成立法案來補救自家的半導體產業。

第二,防止全球晶片短缺的環境下,供應鏈被中斷。

在之前我的文章中就有提到,晶片在人類未來的經濟所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,在市場上甚至會成為不可或缺的剛性需求。

👉和台灣經濟最貼近的指數!費城半導體指數是什麼?又要怎麼投資?

因為在未來的世界中,電腦、家電、智慧型手機、人工智慧、電動車…等等各種民生或是工業必需品,都必須使用到晶片。

當然,晶片需求的提高本來就是個趨勢,但是美國這次之所以會有大動作的保護措施,原因還是近幾年疫情的影響,導致全球晶片的供應嚴重短缺,美國才意識到如果只能依賴國外進口的晶片,那美國科技產業的發展在未來非常有可能被這件事情絆住。
因此維持能夠自足的晶片量就會是眼前的重要政策。

第三,防堵中國勢力擴張。

從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,美國與中國在經濟上的角力戰就從未休戰過。
近幾年來,中國除了大力扶植自家的人工智能、電動車產業之外,當然半導體也是重點補助產業。

在專政極權的政策行使下,中國的科技產業在近幾年來的成長也是顯而易見地,這也讓美國出現了危機感。

2. 《晶片法案》的重點內容和受惠者

《晶片法案》的直接補助金額高達527億美元,並提供美國國內半導體製造商25%的稅務抵減。補助的項目包括建設、擴建和現代化半導體成熟或是先進製程的製造廠。

至於這項法案最大的受惠者會是誰呢?

無論是以資格還是資歷來看,Intel都是最有利的人選。英特爾不僅有能力完整設計並製造半導體晶片,又上是美國本土的公司,因此《晶片法案》的通過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好事。

Intel當然也知道這是一個擴展的好機會,所以早在今年年初法案還沒通過時,就先宣布會投資200億美元給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自家晶圓廠,以提升製程技術並且擴大產能。

美國銀行的分析師指出,英特爾在未來的五年內,可能會獲得100億至150億美元的補助。不過台積電、南韓三星等外國廠商,雖然不是美國本土企業,但只要在美國設廠,同樣也能受惠於《晶片法案》的補助。

Via 今周刊 (businesstoday.com.tw)

除了補助之外,《晶片法案》也擬定了「限制條款」。

畢竟美國政府也需要防範吃裡扒外的企業,因此取得美國補助的企業,十年內不可以在「中國」或是其他與美國敵對的國家,像是北韓、俄羅斯等等,建造新的半導體製造廠或是擴展「先進製程」的產能。

總之,美國佬大哥想做的事情很簡單,就是要世界各國的半導體廠選邊站,開出優惠的條件讓全世界抵制中國,防止中國繼續擴張,才能鞏固自己在全球半導體的地位。

至於中國對於《晶片法案》的回應又是如何呢?當然是強力反對啦!

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,美國一直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,在意識形態上搞對立,封鎖它國的技術,根本是「冷戰時期的思維」。

他也強調,美國這樣的作法只會激發其他國家的警覺心,讓他們了解到在技術上依賴美國是危險的,《晶片法案》的通過只會加速世界各國在科技技術上的獨立。

雖然說中國官方的講法沒有錯,但這個法案的生成的確讓外國的半導體製造廠有了動作。

台積電早在去年就宣布美國亞利桑那州5奈米晶圓代工廠的建造計劃,預計在2024年開始有產能。

不只是台灣,根據彭博社報導,南韓三星,也提出20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,預計在美國德州興建11家晶圓製造廠。

在美國設廠的成本至少是在亞洲國家的2到3倍,所以到美國設廠的目的,除了取得高額補助之外,很明顯地也「選邊站」給中國看了。

3. 《晶片法案》對台灣的影響

身為全世界的晶片製造中心,《晶片法案》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定有影響,但《晶片法案》是否會影響台積電的競爭優勢,這就不一定了。

台積電在10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產能,在全球的佔比高達63%,10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產能,也是全球第一。即使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5奈米先進製程工廠,因為成本高昂的關係,毛利一定比較低,但對台積電整體的營收影響並不大。

說穿了台積電去美國設廠除了領取補助之外,更多的是政治和戰略的考量。畢竟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先生也說過,「台積電在全球的優勢只有一個,就是在台灣。」

因為台灣工程師的優秀和「刻苦耐勞」不是美國的工程師可以做到的,台灣的職場文化可說是撐起台積電的重要因子。

所以即使美國的intel領了大筆的政府補助,但在晶圓代工上,只要還是聘用美國的人才工作,就無法創造像台積那樣的奇蹟。(我知道聽起來有點心酸)

不過台灣的工程師不僅僅是刻苦耐勞而已,當然在技術和經驗上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。因此台灣政府在應對美國的挑戰時,更該擔心的是台灣的半導體人才是否會被美國挖角走。

《晶片法案》對於世界各國的半導體龍頭一定都會影響,但是實際上影響到的廣度和深度,在現階段還無法得知成效。

《金融時報》主編Gillian Tett也坦言,就算晶片法案通過,美國短期內難以達到「晶片自主化」。

也有美國的議員認為,《晶片法案》只不過是對企業開的「空白支票」,從短期來看,對產業無法帶來重大影響,因為美國在晶圓製造上的根本弱勢,就是人工成本太高,美國可能本來就不適合製造晶片,而政府必須更清楚了解這件事。

畢竟《晶片法案》的通過將在未來十年內增加美國聯邦政府790億美元的赤字,而這對於美國人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賭注。

■Follow Me: Raina Chang (znap.link)
*轉載請附上文章連結。
*喜歡我的頻道或文章,點擊下面的拍手按鈕(最多50次)會是我創作的動力!

更多投資相關分析,請收聽我的Podcast《深夜韭廠》,並歡迎訂閱頻道。
■ PODCAST收聽平台(Apple/SoundOn/Google/Spotify/KKBOX)👉https://link.chtbl.com/unwhacker
■Instagram 深夜韭廠(@unwhacker_us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unwhacker_us/

--

--